蒙特婁的食物介紹分成三部,主要是依照食物種類劃分的。第一部就是這一篇要介紹的,比較偏當地特色的美食店;第二部是異國美食,偏向能簡單解決一餐的小餐廳;第三部就是介紹甜食啦!
這一篇要介紹的食物有兩種,第一種是燻牛肉三明治,第二種是普丁(Poutine),都是蒙特婁有名的餐點。另外後面也要介紹一個我們沒機會嘗試,但許多文章都會推薦的另一個蒙特婁特產—Bagel貝果~
如果問加拿大人到蒙特婁有什麼必吃的話,或是在Google上搜尋蒙特婁要吃什麼,燻牛肉(Smocked Meat)絕對榜上有名!座落在蒙特婁東西交界的St Laurent Boulevard上有一間從1925年開始營業的燻牛肉-Schwartz Deli-至今已經有94年歷史,是許多當地人和觀光客都會造訪的老店。
外觀看起來很不起眼,只有橘色和白色的招牌和霧霧的、看不清裡頭的玻璃,害我們到了之後還探了一下頭深怕自己走錯店😂
店內沒有特別的裝潢也沒有擺飾,牆壁上貼滿密密麻麻的新聞報導、照片,座位空間也偏擁擠,完全可以感受到店內忙碌的步調。當天我們很幸運的進去完全沒有沒有排隊,馬上就有位子了,反倒是過幾天要吃另一間燻牛肉的時候經過這一間,門口大排長龍,一看就知道通通都是觀光客~
不只整間餐廳裝潢老派,連桌上的擺設也很老派。一張印著店名和店家故事的餐巾,以及用餐巾紙包裹著的刀叉,簡簡單單的擺飾但時代感很濃厚。
菜單在牆上,用燈箱的方式很像台灣早餐店。菜單很簡單,一邊是英文一邊是法文,三種三明治以及燻肉拼盤和其他牛肉料理,選擇不是很多但我想對一間老餐廳來說這樣也很足夠了。我們主要就是來吃燻牛肉三明治的,所以我們一人點了一個,外加一份薯條。薯條很普通,這裡就不花篇幅贅述囉~
等了一下,燻牛肉三明治終於來啦!兩片黑麥麵包夾著有瘦有肥的燻牛肉,看起來很簡單但吃起來一點都不簡單!燻牛肉的味道很濃郁,除了牛肉本身的香味之外,還有一股煙燻的味道,但又和煙燻鮭魚的煙燻不同,香中帶一點苦味和胡椒的香味,是會忍不住讓人一口接著一口的味道。就算三明治中有2/3是瘦肉吃起來也完全不柴,每一口都很有彈性。另外三明治裡也有抹上黃芥末醬,主要是讓燻牛肉的味道更明顯也會更有層次,三明治裡抹的不多,所以如果還需要的話可以另外再擠~不要看他小小一份,吃起來非常的飽,吃到最後其實有點吃不下了哈哈哈 但因為真太好吃了,所以就算慢慢吃也要把它吃完!
因為沒有吃過其他的燻牛肉,所以很難評斷他們的燻肉做的是好還是不好,但味道的確很特別,是讓人想要一吃再吃的味道。而燻肉在歐洲以外的地方感覺也很看找到,到溫哥華一年多也沒聽過有人推薦吃燻牛肉,所以很建議到蒙特婁一定要試試看!
這一間也是燻牛肉!為什麼會介紹兩間呢?因為我們聽當地人說這一間味道也不差,是當地人比較常去的,重點是不用排隊!但其實我們在Schwartz Deli沒有排到隊所以覺得這一點吸引力不大,但既然是當地人說好吃的那有機會就試試看吧~
本來以為沒機會試了,但因為最後一天從魁北克回蒙特婁要坐飛機回溫哥華的行程,中間有兩個小時空檔,我們又真的很想再吃吃燻牛肉,所以就決定衝去吃吃看!
這一間就在Schwartz Deli的正對面,但因為招牌被樹擋住所以很不顯眼。我們下公車的時候Schwartz Deli正排著長長的隊伍,我跟朋友都傻眼,因為我們那天來吃的時候完全沒有排到隊啊,沒想到真的這麼熱門😂
回到Main Deli😂 這一間的內裝潢也能看出時代感,座位是舊式的沙發,店內也偏昏暗,比較像是美式的復古感。這一間菜單也比較多樣化,除了燻肉之外還有沙拉、可麗餅和湯類,不一定只能選擇牛肉。
在這裡我們沒有點燻牛肉三明治,而是點了燻牛肉盤。差別就是肉和麵包是分開的,但其實一開始我們是連麵包都不想要,沒想到上餐的時候還是上了麵包。另外這個肉盤還附了一條醃黃瓜、一盤捲心菜沙拉和一大盤的薯條,看到我們都傻眼,因為其實我們只是想要簡單吃一下而已,沒想到東西這麼多😂
上次在Schwartz Deli的時候因為三明治都是偏瘦的肉,吃到最後有點乾,而且我們都一致認為肥一點比較香,所以這次我們卯起來點了偏肥的部分。肥一點的吃起來真的比較順口,除了有燻肉的香之外還有脂肪的香,配上麵包就比較好吃了~
不知道是因為我們點偏肥的關係,還是真的味道不一樣,這一間的燻肉比較偏甜,沒有上一間有的苦味,胡椒的味道也大部分都被油脂的香味蓋過了,但整體而言還是好吃的,而且雖然是偏肥的,之起來也不會太膩,還是很順的會想要一口接著一口吃~
如果真要比Schwartz Deli 和 Main Deli誰比較好吃的話,我還真的比不出來,因為一間吃比較偏瘦的,一間吃偏肥的,這樣比起來好像有點不公平,但我覺得兩間味道都是好吃的。如果是第一次到蒙特婁觀光的話可以選擇Schwartz Deli當入門款,有時間再吃Main Deli,或著是如果 Schwartz Deli人真的太多,直接去吃Main 也是不錯的選擇,畢竟我覺得花太多時間在排隊吃東西是一個很不值得的事情😂
這一篇最後要介紹的是Poutine!! 很多人到加拿大都會被推薦要吃Poutine,就算是在溫哥華的時候也很常吃。一般的Poutine就是薯條加肉醬加起司,在A&W、麥當勞、或是美食街的New York Fries都能看到,除了傳統豬肉之外,還可以看到印度的奶油雞和牛肉口味,已經算是蠻多元的了,但我們現在要介紹的這一間,除了基本的雞豬牛之外,還有各式各樣的配料,簡直就是把薯條當飯然後淋上各式各樣的配料,所以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很多外面吃不到的口味,也會驚訝原來Poutine上是可以放這麼多種東西的!
La Banquise的外觀很可愛,是橘色和藍色招牌,如果走對街的話會很搶眼,一眼就能認出來~我們去的時候因為還沒到晚餐時間,所以位子很好等,但其實店內已經九分滿了,等到我們出來的時候,門口已經有小小的隊伍了,所以大家如果想要避免等待,避開用餐時間是最好的喔!
裡面的裝潢和店外的藍橘配色很搭,不是說裡面也是藍橘色調為主,而是一種「混濁感」。我們坐的區域牆壁是磚牆、每張桌子有自己的塗鴉、整間店沒有一個主要的設計風格但又自成一格😂
這間是Poutine專賣店,所以Poutine的種類多到令人眼花撩亂,而且看名字也不知道裡面有什麼,所以一定要仔細閱讀下面的小字xD 就算如此我們還是研究了好一陣子,因為真的太多了,交叉比對也真的很難比對出自己想要吃的😂 最後我們點了一個漢堡套餐然後把薯條換成Poutine,因為我們知道點兩個Poutine我們一定吃不完的哈哈
我們點的漢堡是Trio Banquise Burger,Poutine則是La Matty。點完之後覺得Poutine好像點的太保守了,裡面是培根、青椒、蘑菇和洋蔥,是很能想像的味道,所以覺得自己好像點的普通了😂 但我很喜歡青椒在裡面的角色,有種解膩的作用,不然肉醬、起司又是薯條的,真的很容易吃一點就膩了,就算我們是兩個人吃Regular Size,到最後還是有一點受不了😂
漢堡的話就是中規中矩,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沒有什麼記憶點,所以覺得其實可以不用點漢堡,還是可以點Poutine就好~
雖然Poutine在加拿大隨處可見,但這一間口味做的真的很多元,還沒有看到哪一間店可以以Poutine為主要菜色販賣,所以真的很建議大家到了蒙特婁可以嘗試這一間~
Bagel也是很多網站會推薦觀光客到蒙特婁的必吃項目,主要的原因有兩個:第一是蒙特婁的歷史背景,第二是蒙特婁Bagel的做法和我們現在吃到的主流Bagel—紐約貝果New York Bagel—有很大的不同。
Bagel其實是猶太人的食物,差不多20世紀初被帶到北美,至於是誰帶到蒙特婁的其實眾說紛紜,但幾間候選都在St Laurent Boulevard上有店面。而和紐約Bagel的差異在於做法,首先是蒙特婁的Bagel都是手工做的,另外在被放進烤箱前,他們是浸在蜂蜜水裡而不是一般開水。外觀上蒙特婁的Bagel圈圈比較細、中間洞比較大,口感上也比較紮實和甜。
我們這次沒機會去吃到蒙特婁的Bagel,因為我一直忽略它的特殊性,以為它就只是一般Bagel,等到我發現他不一般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嘗試他了,果然這種越不起眼的食物越要好好看待,真的好想知道蒙特婁Bagel的味道😭另外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當初怎麼查都只推薦我一間,等到我回來寫食記的時候才發現明明就有很多間推薦的,莫名其妙的Google演算法害我沒機會試到!所以為了讓大家到蒙特婁不會向隅,可以點進下面的連結,看看網站們推薦哪些Bagel店,大家可以找離自己最近的Bagel店嚐嚐蒙特婁Bagel喲~
文章連結:THE FAMOUS MONTRÉAL BAGEL AND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
其實我覺得北美洲的食物都很相似,所以能在蒙特婁嚐到有別於北美食物的口味的飲食,一定要好好把握。例如我跟朋友實在是太喜歡燻肉了,兩人一致同意燻肉是在蒙特婁吃到最好吃的東西,所以最後一天就算快要趕不上飛機也又去吃了一次,才有機會吃到兩間。而Poutine雖然是薯條為底,但是在美國也很少會看到這樣賣的,所以來到蒙特婁就一定要給他試試看啦~